>
    很抱歉,出错啦!

您现在的位置: 荒漠生态综合整治技术推广系统>> 南疆三地州概况

    南疆三地州自然概况
        南疆三地州位于新疆西南隅,是对和田地区、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统称。
        三地州跨天山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及帕米尔高原,高山峻岭众多,沙漠广布(地形三维图)。三地州面积48.2万平方公里,人口约610万人,是维吾尔、柯尔克孜、塔吉克等民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。2010年以前在南疆三地州24个县市中有19个属国家级贫困县市,占新疆贫困县市总数的70%以上,是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分布区,农牧民年人均收入仅1800元左右。
        南疆三地州气候干旱多风,荒漠广布。近年来人口增长很快,人工绿洲扩张迅猛,水资源严重短缺。以山区草地退化、灌区盐渍化、沙区植被退化等为主要标志的环境问题极为突出,生态十分脆弱。归纳全区环境问题,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。
        1.绿洲外围或绿洲-沙漠过渡带的土地沙漠化:以和田地区为例,据监测,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沙丘以每年3米--10米的速度逼近绿洲,绿洲沙漠化速度十分惊人;在喀什、和田地区因不合理开发造成大面积弃耕撂荒,土地沙化严重。
        2.绿洲内部的土壤盐渍化:以喀什地区为例,绿洲内部约有60%左右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,造成很多绿洲大面积的土壤质量下降。特别是岳普湖和伽师县的土地盐渍化十分严重,土壤含盐量高。
        3.山区草地退化:喀什、和田、克州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全疆的17.45%。然而在以“靠天养畜、重畜轻草”的生产模式下,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,如策勒低山丘陵区的草场已严重退化,流动沙丘发育,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广大牧民难以脱贫致富。
        4.荒漠河岸植被退化:南疆三地州有大小河流??条,河岸植被广泛发育和分布,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长期以来的砍伐、放牧、开荒等,导致荒漠河岸植被面积大规模减少,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。根据克里雅河河岸植被的调查资料,克里雅河下游约有10种植物已经消失,7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,河岸植被面积缩小,植被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沙漠化的侵袭,部分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也因植物枯死而沙丘活化。
        5.工程设施的环境灾害:南疆三地州风沙、山洪泥石流、滑坡和崩塌等环境灾害时有发生,对道路、桥涵、渠系和库湖等工程设施产生较大影响。如:洛浦至策勒公路,在11公路的距离内就有沙埋公路14处,阻碍交通;山区深切河谷道路崩塌、滑坡和泥石流危害累见不鲜。2010年8月9日,喀什地区西部山区发生融雪性山洪,致使314国道(中巴公路)K1562-K1643路段17处发生严重水毁、泥石流、塌方等灾害,三座桥梁被冲毁,造成交通中断,100余辆大小车辆、近400余名过往旅客被困。

        联 系 人: 穆桂金
        电 话: 0991-7885493
        E-MAIL: mugj@ms.xjb.ac.cn